市民手機裏的智慧導覽系統頁面。
我市景點的電子講解機。
2020年中山十大民生實事中,涉及旅遊方面的具體內容有:開發推廣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岐澳古道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等文化體驗旅遊線路,相應開發至少覆蓋30個景點的電子講解和智慧導覽系統,方便羣眾自助智慧休閒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民生實事,承載着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年快過去了,當初的承諾兑現得如何?記者昨日從我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這件民生實事已經提前完成,不僅更好的方便羣眾一部手機自助智慧休閒遊,同時也為中山全域旅遊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首批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涵蓋中山
2019年,中山正式推出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岐澳古道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這3條文化遺產路線。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完善,今年6月13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在活動現場聯合發佈了首批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此舉旨在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豐富大灣區人文精神內涵。
據瞭解,首批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包括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古驛道文化遺產遊徑、海防史蹟文化遺產遊徑等五大主題共27段實體遊徑。其中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古驛道文化遺產遊徑均經過中山。
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涵蓋的景點主要包括了孫中山“出生和成長環境”、“早期革命活動”、“榮歸故里”三個方面,景點除了國家級5A景區孫中山故里旅遊區外,還有分佈在南朗左步村、南朗村與孫中山有關的景點,以及孫中山早期開展革命活動時到過的三鄉、石岐等歷史遺蹟,一共16個史蹟點。
華僑文化遺產遊徑涵蓋兩條線路,包括“尋訪僑鄉,良都新韻”和“尋味隆都,休閒之旅”兩個主題。景點包括南區曹邊、沙湧、寮後等村落,中山詹園等。還有以沙溪、大涌為代表的隆都文化為核心,依託傳統隆都美食、4A級景區大涌紅博城,整合安堂石板古街、卓旗山莊等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
岐澳古道文化遺產遊徑分為3條線路。一是“桂峯尋古徑、絲路憶羣英”,整合岐澳古道沿線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開發五桂山片區紅色旅遊、鄉村旅遊、體育旅遊、生態休閒、客家美食等主題旅遊線路。二是“名人勝蹟、改革記憶”,整合中山温泉、泉眼温泉、羅三妹山、小琅環公園、雍陌村、古鶴村等旅遊資源及三鄉茶果等非遺美食文化,開發古村落遊、温泉養生、休閒美食、改革開放主題研學遊等旅遊線路。三是“紅色之旅、研學之路”,整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中山革命烈士陵園、楊殷故居、陸皓東故居、古氏宗祠(珠江縱隊司令部)等紅色旅遊資源,開發系列重温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旅遊線路,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研學遊市場。
■注重創新模式,突出中山文旅元素
據瞭解,在成功開發3條特色遊徑的基礎上,今年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還創新形式,開發及升級以移動端為主體,線下手繪地圖作為輔助的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岐澳古道文化遺產遊徑智慧導覽系統,讓市民“一部手機遊中山”成為現實。
該系統聚集大特色文化遺產遊徑的文化資源、景區景點、名人故居、鄉村旅遊、公共文化等元素。深入結合“歷史價值”和“促進文化旅遊”兩大功能,藉助科技從更大空間尺度和更多文化維度給予中山旅遊資源和三大特色文化遺產遊徑以新的價值詮釋。
系統內開設了30多個由館長、旅遊達人講解的景區景點的電子介紹語音,多幅手繪地圖以及VR全景組成旅遊新玩法,並根據特色主題遊、精品線路遊等進行專業線路規劃和推薦,結合孫中山故里旅遊區、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南區曹邊、沙湧、大涌紅博城、岐澳古道等特色旅遊景區景點、民宿酒店、餐飲及其他公共服務點位,向遊客多角度展現三大特色遊徑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及人文景點,全面實現景點位置的一鍵導航功能,為自助遊遊客量身打造一個全新的旅遊新體驗。
中山市正在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將通過諮詢系統智慧及大數據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建設,不斷促進中山旅遊高質量發展水平,強化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旅遊影響力,提升市民幸福感和遊客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