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四君子”之一的菊花自古便因其所代表的高風亮節、堅貞不屈的品質得到人們盛讚。時至今日,以菊花為主角的小欖菊花會也收穫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美譽。2020年小欖菊花會於11月22日在小欖菊花園正式開啓,以“花動菊城,風起香山”為主題,本屆菊花會主展場面積約350畝,展出大型造景25個、菊花約25萬盆,並分別設置菊藝造景區、名菊薈萃區等9大區域,步入花海,滿園芬芳,蝶舞紛飛,讓人沉醉。
雨露春桃、黃河九曲、盤龍碧玉、蜀山流香……在名菊薈萃區的展台,品種多樣的菊花舒展着身姿,盡情爭豔。其中,由小欖菊花栽培基地培育的高放菊格外引人注目,其最高可達2.5米,花朵碩大、葉莖肥壯,在矮莊菊花中“鶴立雞羣”;看似素雅、實則極其珍貴的綠菊花也在展出之列,《菊譜略考》曾形容:“綠寶石易得,綠菊花難得”,足見綠菊花的珍稀罕有,其青翠可人的外表也具有極佳觀賞性。
邁入花海區,30種菊花組成的美景引人入勝,層層疊疊的菊花組成了“蝶戀花”“秋韻農家”“花海歡騰”等園藝小景。菊藝造景區中則圍繞“小康生活,幸福健康”為內容打造的25組造景,“和美盛豐”以社區廣場為主體元素,刻畫出人們安居樂業的小康生活;“科技強國”則以工業自動化、數字化、5G技術等場景,展現科技助力祖國繁榮富強的景象。
菊花園中游人如織,花海洋溢着歡樂氣息,來往的遊客有的三五成羣嬉笑拍照,“打卡”不同的花景,有的興致勃勃地彈琴歡唱,以音樂暢敍歡情,還有的流連於各類美味中,品味舌尖上的快樂。歡笑聲與歌聲相伴,笑容與花朵共綻放。
據瞭解,2020年小欖菊花會將持續到12月13日,以更高層面、更高標準、更高水平講好“中山故事”,充分展現“中國菊藝之鄉”的人文魅力。
市民在菊花園擺造型拍照。本報記者 王雲 攝
參加藝術節的少數民族演員在菊花園內演唱助興。本報記者 王雲 攝
幾名遊客在園區現場高歌《我和我的祖國》。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
記錄色彩繽紛的美麗花朵。 本報記者 王雲 攝
現場人流如織。本報記者 王雲 攝
燈光下的菊花分外妖嬈。 本報記者 夏升權 攝
菊花造型《奏響小康》吸引市民圍觀。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