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市民政局機關黨員幹部在近期開展創文志願服務慰問時發現,一些社區困難家庭因不太知曉我市社會救助政策而沒有及時拿足政策“紅包”。針對此現象,近日中山民政微信公眾號特開設“惠民便利貼”政策解讀專欄,集政策彙集、解讀、推送、諮詢四大功能,讓民政民生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打通惠民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記者瀏覽發現,市民政局“惠民便利貼”的第一期解讀,就為市民推送了《中山低保對象可以享受什麼待遇?》,該便利貼把《中山市2020年城鄉低保標準及相關困難羣眾認定和救助保障標準的調整方案》製作成一張淺顯易懂的圖表,通過圖解、舉例等方式,向廣大市民解讀了目前我市低保户可以享受的待遇:
只要屬於中山的低保户,便能按照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低保標準(1100 元/月)的差額享受保障金。還可享受醫療費用減免、子女助學、廉租住房租金減免、就業優先推薦、法律援助、臨時 困難救助等等待遇。此外,如果還屬於低保對象裏面的特殊人員例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單親家庭,重度殘疾人、大病患者等,還能在享受低保的基礎上增發440元/月(按低保標準的40%)。文中還通過以“小紅”為主人公,其家庭人均月收入700元為例進行解讀,若按照人均1100元/月的低保線來補足,其一家3口每月可以收到1200元。
市民政局透露,未來將通過該政策解讀功能,從市民的角度出發,解讀更多社會救助及其他民政民生政策,讓市民通過手機微信方便獲取,“對號入座”,及時享受到黨和政府對困難羣眾的關心和關愛。